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28

2016-09

“花姑妞”

新闻来源:人民铁道网作者:浏览次数:日期:2016-09-28

超市里水果区,女营业员正在一个盛水果的盒子前挑挑拣拣,走近一看,不禁眼前一亮,“花姑妞”。尽管跟她五十多年没谋面了,可我还是一眼就认出她。蝉翼一样薄的淡黄色外衣拢成灯笼状,小心翼翼裹着一颗珍珠般滚圆的青涩或羞红,也许正是因为她像一位整日躲在帐中的豆蔻女孩,所以人们才给她取了一个富有乡野诗意的名字——“花姑妞”。忍不住,经营业员同意,捡起一个剥出果粒放在嘴里,牙齿切下的瞬间,幽幽淡淡的酸甜味一下把我送回遥远的过去。

五十多年前,六十年代初,我刚上小学,正逢三年自然灾害,千家万户都在饥寒中挣扎,我的家亦不例外。我们兄妹四个,都长着一个填不饱的肚子,面黄肌瘦的妈妈无论怎么算计,生活总是处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状态,每次,妈妈用少之又少的玉米面或高粱面掺野菜、树叶做窝窝头时,我们都抢着用大碗装。

那时,家住在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边缘,土坯搭建的低矮的家,四周是大片原野一样的田地,以及稀稀拉拉的一些建筑。总是感到吃不饱的我,一有空闲,就会像小狗一样外出,想方设法找些吃的填填肚子。自然,树上、草中、地下甚至包括垃圾堆,都成了觅食的方向。甜甜的草根、槐花,嚼起来黏黏的榆树叶,掘地三尺找到别人遗漏的几个花生或一个半个红薯、马铃薯,都成了充饥的宝贝。正是那时,我认识了大名鼎鼎的“花姑妞”,裹着淡黄色到橘红色灯笼状外衣,成串挂在草茎上,印象中,个头似乎没现在超市里卖的这么大,起码小上一号,颜色好像也深一些,呈绿色。有时吃够了,就用针一样的细棍,从柄口处扎进去,把里面的果浆和细密的果粒轻轻挤出来,清得只剩一张完整的皮,再把它放在嘴里,吹鼓的同时会发出“吱吱、啾啾”的声音。

买了一些回家,在桌前边喂馋虫边上网补脑,才知晓更多关于“花姑妞”的学问。它是一种水果,学名酸浆。北方一般叫“洋姑娘”“香姑娘”,但土话把它叫“花姑妞”,南方则文绉一些,叫作“含羞果”“含笑果”。她被列为天然绿色食品,并介绍说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E含量是其它果品的5倍;富含硒,比普通水果高10倍,重金属含量为零。长期食用可润喉止咳,通便利尿,生津开胃降血压,美容养颜,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的功效。相信应该是有心人用现代技术测得的数据,不会是以讹传讹。

现在生活好了,早已告别单纯为填饱肚子而奋斗的年代,一些曾经吃过(包括尝试)的东西不但从眼前消失,而且从记忆中慢慢褪去。只是某一日,偶然或因看到、听到乃至闻到它的模样、名字或者气息,我们又会把这些东西从脑海里搜寻出来,连同跟它相关的星星点点的人或事,一并水落石出般浮现眼前,带着唏嘘又跃然纸上。

信息如需转载请联系0551-63742243

旧版回顾联系我们
扫描关注
企业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七分公司团委微信
扫描关注
七分公司工会幸福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