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07

2013-04

中国中铁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实施纲要)

新闻来源:局党委宣传部作者:浏览次数:日期:2013-04-07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努力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根据中国中铁总体发展战略,制定本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实施纲要)。

一、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自2004年总公司武汉企业文化工作会议以来,全公司按照“分两步走”的企业文化建设方针,大力弘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全面推进“铸魂、育人、塑形”三项工程,切实加强工程项目文化建设,逐步统一了企业理念、视觉、行为三大识别系统,初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中铁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基本完成了2004年企业文化工作会议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中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形成了“建设文化、引领发展”的企业共识。全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纳入企业发展总体框架。股份公司和各单位层层建立了以公司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覆盖股份公司、二级企业、三级单位、项目现场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体系。股份公司先后召开武汉企业文化建设会议、杭州湾项目管理和党建工作会议、狮子洋项目文化建设现场会,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

(二)建立了“科学规范、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股份公司制定并认真实施了《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企业文化手册》和《员工守则》,不断提炼、梳理和完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宗旨、经营理念等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体系。2008年以来,按照国资委《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暂行办法》的要求,认真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评价试点工作,制定了《关于加强工程项目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项目文化建设操作手册》,明确了项目文化建设体系和考核标准,推动企业文化在生产一线落地生根。

(三)弘扬了“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全公司各单位注重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大力弘扬,不断丰富和发展“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先后锻造出“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藏铁路建设精神,“不辱使命、为国争光”的南极建设精神,“挺身而出、勇担大任”的抗震救灾精神和“勇于创新、赶超一流”的高铁建设精神,充分发挥了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励干劲的作用。特别是青藏铁路建设精神与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一起成为中央企业先进精神的旗帜。

(四)打造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企业品牌。股份公司党政联合下发了《关于统一使用“中国中铁”企业标识的通知》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管理手册》,在全公司逐步统一了规范的形象识别系统。特别是2007年整体上市后,“中国中铁”品牌建设全面进入了新的阶段,公司连续7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在资本市场先后获得“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榜”、“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香港“公司管治卓越奖”等荣誉,“中国中铁”品牌价值、品牌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五)加强了“有机融合、特色鲜明”的项目文化。全公司各单位坚持把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按照“上下同步、内外兼修、点面结合”的要求,把项目文化纳入项目管理目标体系、融入项目管理全过程,全面推进以忠诚守信为重点的精神文化、以安全生产为重点的行为文化、以精细化管理为重点的制度文化、以品牌形象为重点的物质文化、以“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为重点的廉洁文化建设,形成了规范系统的项目文化建设目标体系、活动载体、工作流程和考评标准。深入扎实地开展了项目文化标准化建设和项目文化达标活动,涌现出161个股份公司级项目文化建设示范点。

(六)培育了“爱岗敬业、勇攀高峰”的时代先锋。股份公司和公司党委坚持典型引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科技拔尖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养推荐国家工程院院士、科技进步奖、勘察设计大师、全国劳动模范等,定期评选十佳科技创新标兵,每年评选专家员工、金牌员工、首席员工,每两年评选“十大专家型技术工人”、“十大新型农民工”、“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女性”,每三年召开一次劳模表彰大会。特别是“全国知识型产业工人、共和国双百人物”窦铁成和“全国农民工楷模、知识型新型工人”巨晓林,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在全国进行了大力宣传,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光荣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成为展示企业形象、引领工人阶级风采的时代先锋。

(七)展示了“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央企形象。全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抚危助困、抢险救灾、服务社会、保护环境,全面展示了中央企业形象。在汶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组织10800多人、1300多台(套)大型设备,组成100多支突击队,救出426名被埋群众,修复6条铁路、12条公路,抢通宝成铁路109隧道,向灾区捐款5577万元,被中央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在玉树灾后重建中,承担了58项、近百万平方米的援建项目,创造了玉树重建的央企速度,玉树指挥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股份公司自2008年起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积极回应利益相关方关切,充分展示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受到社会各界赞誉。

(八)营造了“以人为本、和谐奋进”的文化氛围。股份公司和公司党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创造和谐发展的企业环境。建立了企业文化展示厅、公司网站、中国中铁精神家园网,主办了《中国中铁报》、《中国中铁党建》等报刊。编写了《历史性的跨越》、《千里京沪》、《龙腾哈大》等书籍,推出了电影《青藏线》,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拍摄了电视剧《雪域天路》、《铁血》,记录片《长江大桥》、《中国公路》等文化产品。深入开展“三工建设”、“三不让”帮扶、“双学双扶”行动,推行农民工“五同”管理,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激发了广大员工热爱企业、奉献企业、发展企业的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

二、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发展和管理进步,现代企业的管理已经从经验管理、制度管理、科学管理,逐步上升到文化管理的新阶段。因此,制定和实施新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以先进企业文化引领改革发展,推动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促进企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国有企业作为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不仅要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支柱作用,也要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又长期的战略任务,融入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国有企业落地生根。

(二)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内在需要。“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国中铁的“十二五”战略目标。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就必须首先建设一流企业文化。制定和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不仅是全面推进中国中铁“十二五”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必将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根据国资委部署,全公司正在深入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创新理念、规范行为、提高素质、提升效率的基础性作用。制定和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科学理念转化为企业行为,用文化的规范带动企业管理的规范;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管理,用文化的升级带动企业的升级;有利于激发企业的创造活力,用文化的创新带动管理的创新,实现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是创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企业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措施,又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既能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引入新的理念、赋予新的内涵,又能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的载体、注入新的活力,必将不断增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拓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促进国有企业政治优势的充分发挥。

(五)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是推动企业攻坚克难的迫切需要。企业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体员工的精神家园,是企业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受宏观经济走势和市场波动影响,当前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既是对全公司各级组织驾驭市场、攻坚克难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广大干部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和拼搏奉献精神的考验。制定和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对于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凝心聚力、共渡难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及战略目标

总体思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大力推进文化兴企、文化强企战略,以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以推进12项文化建设为内容,以加强项目文化建设为基础,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强大动力和文化支撑。

战略目标:用5年左右时间,开创企业文化建设新格局,努力实现“五增强、五提升”,即企业文化在战略管控中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企业发展力明显提升;企业文化在领导班子建设中的导向作用显著增强,企业凝聚力明显提升;企业文化在职工队伍建设中的激励作用显著增强,企业执行力明显提升;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中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企业文化在品牌传播中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企业影响力明显提升,努力把中国中铁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文化强企。

四、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

今后5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构建中国中铁企业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推动企业做强做优、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企业共同理想和共同追求,是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深入推进中国中铁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思想,在全公司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统一的价值理念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1.传承“报效祖国、拼搏奉献”的光荣传统。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企业光荣传统教育,不断传承报效祖国、拼搏奉献的企业传统,不断强化产业报国、服务社会的价值追求,激发广大员工的光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拼搏奉献。

2.弘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要继续大力宣传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等企业先进精神,使“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要深入开展向“全国知识型产业工人”窦铁成和“全国农民工楷模”巨晓林学习活动,在广大员工中大力弘扬忠诚企业的主人翁精神、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敢于攻坚的创新精神和乐于奉献的团队精神;要在重点工程建设、急难险重任务中,注重培育和提炼新的先进精神,不断传承、丰富和发展“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3.培育“诚实守信、科学发展”的价值理念。要大力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员工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践行“诚信经营、客户至上、回报股东、造福社会”的企业宗旨,“科学发展、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精细管理、尊重业绩”的管理方针,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企业落地生根。

4.强化“锐意进取、坚韧顽强”的企业作风。要通过加强培训和岗位锻炼等多种途径,不断锤炼企业作风,在各级领导干部中重点强化思想政治素质、驾驭全局能力、锐意进取精神、廉洁自律能力和联系群众的作风,使各级领导班子真正成为堪当大任、作风过硬、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优秀团队。在广大员工中,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永争一流的优良作风,努力建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拼搏、特别能战斗的员工队伍。

5.营造“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企业风尚。要坚持以人为本,“依靠员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员工”,把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建共享。

6.彰显“冲锋在前、勇担大任”的社会责任。要充分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逐步完善科学、规范、系统、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努力在推动国家建设、促进行业发展、参与公益事业、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生态文明等方面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充分彰显中央企业的脊梁本色。

(二)推进12项文化建设

深入推进“铸魂、育人、塑形”三大工程,努力构建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新体系,重点抓好12项文化建设,推动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1.积极培育以“忠诚敬业”为重点的责任文化。深入开展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引领员工的价值取向,增强广大员工忠诚企业的使命感;深入开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教育,增强广大员工敬业尽责的责任感;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员工自觉将个人追求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做到忠诚企业、爱岗敬业。

2.积极培育以“标准精细”为重点的管理文化。要扎实开展好“管理提升”活动,健全完善企业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制度规范,加强细节管理和过程控制,把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贯穿到各个层级、各个环节和每一名员工。要扎实推进企业管理制度化和项目管理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资金使用、物资采购、机械设备和劳务分包四个集中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3.积极培育以“本质安全”为重点的安全文化。要牢固树立“本质安全”和“全员安全”理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全员包保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专项投入,完善安全保障措施,依靠技术创新提升安全生产保障水平;要全面构建全方位安全监管体系,深入开展班前安全质量宣誓、青安岗、群安员等活动,定期排查安全质量隐患,形成“科学管安全、铁腕治安全、基础保安全、群众促安全”的良好局面。

4.积极培育以“品牌建设”为重点的形象文化。要进一步统一“中国中铁”品牌、规范使用企业标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企业员工、企业活动、办公场所和工程项目全面展示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中国中铁”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要重点抓好“CREC”国际品牌形象建设、房地产、资源、金融信托等业务板块品牌建设和新重组单位文化融合工作,充分发挥品牌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5.积极培育以“尊重业绩”为重点的效益文化。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树立尊重业绩、注重实绩的绩效管理理念。通过创新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管理、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等途径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成本效益责任制,完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扎实推进企业绩效考核、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和岗位KPI考核,引导、激励和约束各级组织和广大员工为企业降本增效贡献力量。

6.积极培育以“和衷共济”为重点的团队文化。要构建企业共同理想信念,用企业使命引领广大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用企业发展愿景推动各级领导团队和员工队伍建设。要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团队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和广大员工的主体作用,把加强团队建设和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结合起来,强化团队意识、营造团队文化,打造和衷共济、同心同向推动企业发展的优秀团队。

7.积极培育以“令行禁止”为重点的执行文化。要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健全企业规章制度,深入贯彻企业行为规范,明确各企业、各层级、各岗位的职能定位,理顺管理关系、优化管理流程、精简管理环节、强化管理责任,提升企业运行效率。要建立刚性约束机制,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工作检查,严肃问责机制,确保企业政令畅通、运行有序,促进各级组织和广大员工有令必行、有禁则止。

8.积极培育以“人尽其才”为重点的人才文化。要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构建尊重人才、人尽其才的人才文化。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高素质人才引进、培养、开发、使用,拓宽青年员工、一线员工、普通员工成长成才的渠道,真正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回报。

9.积极培育以“鼓励创造”为重点的创新文化。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创新型企业,积极推动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创新保发展、以创新促管理、以创新强实力、以创新增效益。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服务创新、推动创新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大创新奖励力度,加大专利申报力度,尊重员工首创精神,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0.积极培育以“一安双优”为重点的廉洁文化。要强化文化建设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宣贯“资金安全、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廉洁文化理念,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业绩观。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通过加大教育力度使各级领导干部不愿腐败,强化制度落实使各级领导干部不能腐败,加大惩治力度使各级领导干部不敢腐败,强化纪检监察力量使各级领导干部不易腐败,确保人和企兴、风清气正。

11.积极培育以“互利共赢”为重点的合作文化。要创建开放型企业,坚持互利共赢的发展思路,加强与政府机构、业主单位、合作企业、协作队伍、社会公众的沟通联系和文化交流,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和服务领域,在全球市场树立中国中铁的良好形象。

12.积极培育以“关爱员工”为重点的和谐文化。要深入推进和谐企业建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员工利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把企业建设成为广大员工安居乐业的大家庭。要进一步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职工民主管理,深入开展“三工”建设、“三不让”帮扶、“双学双扶”行动和农民工“五同”管理,切实为员工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推进企业和谐发展,真正落实“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

项目文化建设是12项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直接体现。要坚持“两纳入、四同步”的工作方针,把项目文化建设纳入项目建设目标、纳入项目管理全过程,做到与项目管理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深入推进项目文化标准化建设,以项目文化建设引领和促进项目管理理念更新、模式创新和效益提升。要通过切实加强项目文化建设,推动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和12项文化上桥头、进洞口、下工班、到宿舍、入人心。

(三)建设学习型企业

学习型企业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建设学习型企业、进一步提升企业学习能力、提高广大员工素质,是适应时代要求、应对复杂环境、推动企业创新、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1.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股份公司党委《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学习为核心、以班子为重点、以党员为基础、以实践为关键、以发展为目的,切实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用党的十八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要通过健全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教育培训等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党校、干校等学习阵地作用,不断丰富学习载体、创新学习方法、打造学习品牌,建立长效机制。

2.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坚持每个季度集中3-5天时间,进行学习研讨,不断提高学习质量。要有计划地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进行学习培训。要建立联系点制度,针对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和职工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要加强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对标”,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和成功做法,不断提升领导班子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3.培养知识型员工。要在广大员工中树立全程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深入开展“素质工程”建设,积极培养选树新时期的先进典型。要充分发挥各级培训中心、职工学校等阵地作用,切实加强“窦铁成技能大师工作室”、“巨晓林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深入推进“窦铁成学习型班组”、“巨晓林业校”建设,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工种的技能培训、技能大赛、岗位练兵、岗位成才和创新创效活动,提高员工技能,增强创新能力,努力培育“四个一流”员工队伍。

(四)打造“中国中铁”品牌

企业品牌凝聚着企业的文化内涵,蕴涵着企业的经营理念,体现着企业的产品价值,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品牌管控、完善品牌架构、丰富品牌内涵,增强“中国中铁”品牌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是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

1.深入实施统一品牌战略。要继续推进“中国中铁”统一品牌建设,严格执行《中国中铁企业文化手册》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管理手册》,要规范使用品牌标识,在施工现场、办公场所、办公用品、对外宣传、企业形象展示中要统一使用“中国中铁”品牌。要完善品牌管控体系,建立品牌使用申报制度,新产品、新领域使用“中国中铁”品牌的要进行申报备案,切实控制品牌风险。

2.建设“中国中铁”卓越品牌。要大力丰富、拓展和提升“中国中铁”品牌内涵,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企业品牌建设,把诚信、精品、科技、安全、绿色、人文等先进文化理念和卓越品牌概念深度植入“中国中铁”品牌。要努力提升品牌价值和品牌附加值,积极传导企业创新文化和科技成果,加强品牌推广和品牌评估,拓展品牌传播渠道,发挥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增强品牌延伸能力,扩大品牌市场辐射。

3.提高“中国中铁”子品牌影响力。要进一步完善以“中国中铁”统一品牌为核心、各子分公司品牌为补充的品牌架构,形成母、子品牌统分有序、协同发展的品牌格局。要在统一使用“中国中铁”品牌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在铁路、公路、城轨、大桥、隧道、电气化、房建、工业制造、海外等相关业务领域的品牌建设,大力推广房地产、资源开发、公路运营、物贸、环境工程、金融投资、文化产业等新业务板块的品牌形象,尽快成为在相关行业和领域的知名品牌。

(五)推进企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发挥企业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优势,整合企业出版、期刊、影视等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成立专业化出版传媒文化公司,做强科技期刊、新闻出版业务,拓展影视制作、文化传播、广告、培训等业务,大力开发有影响、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中国中铁文化产业品牌。

2.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挥中国中铁文化艺术联合会作用,加强书法、绘画、摄影、作家等协会建设,与国家、行业相关组织进行对接,提升全公司群众性文化活动层次,培养高水平文化艺术人才。要结合生产经营工作和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充分满足广大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繁荣中国中铁企业文化。

(六)营造企业发展良好舆论环境

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透明度决定公信度。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情管理,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

1.进一步加强正面新闻宣传。要切实提高企业传播能力,大力加强对外宣传报道,定期组织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进行集中报道,充分展示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要大力宣传以青藏铁路建设精神、高速铁路建设精神为代表的企业先进精神,大力宣传企业改革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成果,大力选树宣传企业先进典型,积极传播企业的价值理念。要探索加强外宣工作,善用国际媒体资源,把握全球传播规律,为海外发展提供舆论支持。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网站、报刊等媒体建设,运用各种新媒体、自媒体,拓展新闻宣传渠道,加强与社会公众交流互动,形成强大的正面舆论导向。

2.完善信息披露机制。要切实提高企业透明度,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提升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工作办公室在企业日常运行中的职能地位,完善信息披露、新闻发布、舆情管理工作机制,依法合规、及时客观地公开披露企业信息,保障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完善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和保密等有关制度,实行法定信息、非法定信息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别披露。二级企业要全面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三级企业及重大项目指挥部要建立信息发布机制。

3.强化新闻舆情监管。要从维护中国中铁品牌的战略高度,把舆情监管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和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做到守土有责,努力维护舆情平稳。要进一步完善舆情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舆情管理投入,加强日常舆情监控,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要加强对互联网、微博、博客等新媒体的研究,努力加强与国家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构建以企业专门舆情管理机构为主导,以社会权威舆情管理机构、公共关系服务机构及相关专家学者为补充的舆情管理应对体系。要建立分层负责、区域分工、上下协同、资源共享的突发事件舆论应对工作机制,认真实施股份公司《突发事件舆情危机应对工作指引》和《突发事故(事件)舆论应对预案》,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及时回应舆论热点,引导社会舆论,有效防范、处置和化解舆论危机。

(七)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

中央企业不仅承担着重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同时也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充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树立良好形象、赢得市场尊重、彰显脊梁本色、推动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加强社会责任管理。要学习国际企业经验,建立科学、规范、系统、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提升社会责任行为的计划性、有效性和经济性,逐步建立顺畅、规范、富有特色的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全面、客观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要加强社会责任领导和管理力量,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设立中国中铁社会责任专项基金,制定和完善社会责任资金使用制度,统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切实提升社会责任管理水平。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要充分发挥建筑龙头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作用,带头践行环境责任,全面履行国际公约,执行国家环保政策。要严格执行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加强能源消耗的过程管理和控制,不断提高企业能效水平。要建立自上而下、全面监控的绿色环保管理体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减少污染排放,不断加强环境治理,实现企业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

3.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要广泛参与公益和慈善事业,继续开展好与湖南汝城、桂东等贫困地区开展对口扶贫工作,持续开展援疆、援藏和面向甘肃、宁夏、吉林等省区的定点扶贫工作,积极参与海外公益事业。要积极承担国家社会各类重大抢险救援任务,全面完成玉树灾后重建工作,大力支持社区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履行就业责任,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的示范作用。

五、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切实把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作为加强企业管理、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文化管理的引领作用。要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设立企业文化管理部门,配齐配强企业文化干部,设立企业文化建设专项经费,从人、财、物等方面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二)推动文化创新。要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积极学习借鉴国际知名企业和国内先进企业的经验,积极探索文化管理、文化建设、文化融合的新途径。要加强新重组和新设立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文化融合。要认真贯彻中央七部委《中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若干意见》,加强海外项目文化建设,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文化支撑。

(三)定期检查考核。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估、检查和考核工作,认真研究制定检查考核办法,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评价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指标,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定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专项检查和评比表彰,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推广经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加强。

(四)加强队伍建设。要把企业文化队伍建设和人才建设作为企业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健全企业文化人才使用机制,畅通企业文化干部的发展通道,注重后备人才的引进培养。要加强企业文化干部的教育培训,定期组织高层次的培训和学习交流,引入企业文化建设执业资格制度,不断提升素质,努力构建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企业文化建设人才队伍,为培育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人才保障。

稿件录入:朱旭    责任编辑:朱旭

信息如需转载请联系0551-63742243

旧版回顾联系我们
扫描关注
企业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七分公司团委微信
扫描关注
七分公司工会幸福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