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

返回首页|集团网站|企业文化网|集团站群登录|注册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速递
太凤7标项目部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8-07-13新闻来源:太凤项目部
分享到:

为纪念宝成铁路通车六十周年,日前,中铁四局七公司太凤高速公路7标项目部党工委,组织项目部党员和预备党员一起来到宝成铁路体验馆参观,缅怀老一辈宝成人“艰苦奋斗、战天斗地、改造山河”和血火淬炼的宝成精神。

宝成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建设工程艰巨的铁路,北起宝鸡,南到四川成都,与成渝、成昆铁路相衔接,全长668.2公里,是沟通西北、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宝成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和1954年1月分别在成都和宝鸡破土动工,1956年7月12日,南北两段在黄沙河接轨通车,1957年底正式通车运营。宝成铁路也是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为了能更真实的了解宝成精神,我们还特意请来了当年在宝成建设中的老工人,给大家讲述宝成故事,从他的口中得知秦岭展线工程以险峻壮观闻名于世,成为中国人民大无畏精神的象征,也成为新中国铁路宏大工程样板。

在旧址体验区,这位老工人指着铁路线用自己的方式讲着,宝成铁路延线是依山傍水修建而成,上面是笔直绝壁,下方就是滔滔江水,悬崖峭壁上面留下的痕迹,都是当年工人师傅们在半山腰间捆着绳子2人一组,用钢钎一下一下凿下的,目的是为了排险和消除危石,确保行车安全,如遇存在风险较大的地方采用浆砌坡面挡护或用钢丝网挡护,来消除滚落的石头破坏铁路线,听着老工人的介绍,大家不由地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 同时对老一辈铁路工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敢想敢干的担当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深深打动。

在照片展示区,这位老工人指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说,当时秦岭山中有数万铁路工人修建这条线,当时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都是睡大通铺,用工程车,扁担挑、小推车推,由于技术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在深山峻岭中修路,当时没有便道、没有挖机、更没有现在先进的机械设备,他们是冒着生命危险、路险中艰难跋涉,穿越一座座大山,从半山腰绕道而行勘察地形,克服一脚踩空就有生命危险的山路,特别是隧道内当时没有水封钻,地质条件复杂,工作面受限等,他们在工班长的带领下克服种种险阻、突破道道难关,使施工顺利开展。

顺着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踏进幽深的隧道,循着夜走灵官峡的足迹,来到视频体验区,看着两边当年施工的视频轮放,大家仿佛回到了那个热火朝天的年月,回到五十年代老一辈筑路人在669公里的建设线上铺路架桥、开凿隧道打穿上百座山的艰苦场面,听着工人们悠扬且有力的劳动号子,铁锤碰撞钢钎的铛铛声声,深深的感受咱们工人有力量, 整个场景还原,再现当年筑路人的工作,发电机、卷扬机、搅拌机和空压机的吼声,震荡山谷,生活状态和不畏艰险,忘我劳动的时代精神,感受60年前宝成铁路建设的艰辛和不易,内心顿时心潮澎湃,此刻大家被视频里的场面感动着!每一位党员的心久久都不能平静下来。

通过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家深受教育和鼓舞,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铭记这段光辉历史,继续和发扬宝成铁路精神,作为新时代的筑路人,要以此为契机带动广大干部员工踏着祖辈的足迹,发扬不畏艰险、战天斗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感受宝成精神。特别是如今机械化、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今天,我们作为共产党员要敢于担当,率先垂范,努力做到“干一项工程、筑一座丰碑”建好在手项目,严格按照局“四化”要求和业主建绿色公路、创品质工程总体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好太风高速公路奉献凤县人民。

\

活动现场

稿件录入:高丰收责任编辑: 翁成龙
标签: 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