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13

2010-12

盘点2010之四兰新铁路(新疆段)

新闻来源:第七工程有限公司作者:浏览次数:日期:2010-12-13

宣传采风

   
2010年 第十一期 总第四十六期
七分公司宣传部 二O一O年十二月二日

   
    兰(州)新(疆)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四标四工区位于新疆哈密市所属的十三间房车站以南7-10km处,管段起迄里程为DK1434+000~DK1454+000,全长20Km。位于著名的百里风区最强劲的范围内。其中路基全长18.1公里,桥梁1座全长603.52m,隧道1座全长1300m,2010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完成施工产值1.8亿元,并获得局项目部2季度劳动竞赛土方施工组的第二名。4人获得局项目部优秀共产党员
 
风沙大意志更高
    
 
路基施工
    
 
党员承诺
    
 
后勤服务保障
    
    
拼搏在百里风区
——七分公司兰新二线(新疆段)施工纪实

    著名的新疆百里风区位于茫茫戈壁。那里荒无人烟,一年中有200多天刮的都是8级以上大风,风速高、风期长,起风速度快。十三间房就在这百里风区最为强劲之处,瞬间风力可达16级以上。而兰(州)新(乌鲁木齐)第二双线(新疆段)四工区(七分公司)就位于此地。面对困境,全体员工众志成城,近一年的时间,路基挖方完美收官,路基填方及涵洞施工进入基本完工,红西隧道施工有序进行,十三间房特大桥施工大干如火如荼。截至11月底,完成产值1.97亿元。
   
不畏难 施工准备工作快

    2009年11月,接到参加兰新铁路新疆段施工任务后,七分公司跑步进场,迅速启动施工准备工作,仅仅4天时间,前期30余名骨干人员就汇聚新疆哈密。兰新任务分配协调会上,带队的七分公司党委书记李建平向局领导表态,七分公司绝不因为十三间房条件艰苦而畏难气馁,再苦再累也会啃下这块“硬骨头”。
    在百里风区的主风口,选址很关键,不但要经济,更需安全。为此,大家下谷底、爬山包,经过勘测,最终选址在十三间房车站与铁路正线的中间位置,避风效果好,适合建搅拌站,仅此一项就可节省开支百余万元。项目科学选址受到新疆公司总经理拉有玉的肯定。
    贯通测量是领导决策的依据。为了尽快出数据,四工区成立气象收集、现场测量、数据检算、后勤保障、复核统筹五个组,做到一人多岗、一岗多责。工作中,大家密切配合。没有便道,大家徒步翻山包、穿谷底;没有先进的通讯手段,大家就用红丝带传递信息;为了省时间,每天早早出发,吃住在工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当获知四工区成为局管段首家完成测量任务的喜讯时,局经理部领导十分欣慰。在十三间房如此艰苦的自然环境下,员工们不畏严寒、不惧风魔的意志,展示出了百折不挠、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精神。就是凭借这种不屈不挠的工作态度,四工区捷报频频,成为局管段第一个拿下近80公里的便道施工、远见卓识地提前介入工经工作布局的施工单位。图纸未到,工作先行,外协施工队伍陆续进场,施工机械及劳动力各就各位,万事皆备,只待开工。
   
抓暖季 天山脚下摆战场

    四工区管段所处的十三间房是令人生畏的百里风区主风口,常年无雨,百余公里内无生命,极其干燥,年温差高达100摄氏度, 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多达200余天。冬季漫长,加之生态脆弱、资源匮乏、技术含量高、环保要求苛刻、有效施工时间短等特点,工程施工艰巨而繁重。
    困难面前,四工区不等不靠,未雨绸缪,实现快速进场、快速安摊建点、快速完成施工准备。为了早开工,大家放弃春节休假,积极与地方政府、设计院、建指和监理单位取得联系,在大量图纸未到前抢占先机,开始大临及部分区段的挖方施工。 3月的十三间房,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冻土厚度超过1米,就是便道施工都异常艰难,大临和挖方等施工的难度可想而知。时至4月,随着施工图纸陆续到位,各项工程依次开工,四工区一改惯常做法,各项工作同步进行,红西隧道进、出口掘进形成产能,土方挖、填施工全线展开,涵洞施工也全面开花,一场决战在茫茫戈壁悄然呈现。
    入夏是施工的黄金季节。为了保证大干热情持续高涨,四工区克服前期物资供应不足、风害影响面广、农民工流失严重等不利因素,多渠道补充劳动力,多方采取增加现场农民工收入,发放大风补贴,定期 “送清凉”、“送温暖”,深入工棚与农民工交心,为农民工提供较好的后勤保障,建立现场“流动卫生所”,开展劳动竞赛,发放超额进度奖、补贴,增加设备调遣费等途径,把农民工留住,把施工设备留住,把外协队伍留住,把人心留住,组织力量抢工。
   
重科技 工法创新促施工

    作为局管段控制性工程之一的红西隧道全长1300多米,泥岩结构,不仅掘进困难,由于沙漠地带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的涡流,导致洞内扬尘非常大,一度造成作业工人无法洞内施工,工人流失严重,给施工进度乃至安全质量造成极大压力,解决扬尘就成为突破瓶颈、确保工期的关键所在。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部组织跨部门联合攻关小组,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活动。一是通过设置简易降尘站和移动式间隙性喷淋装置降低扬尘;二是利用洞内管道引入施工用水形成内循环降低粉尘;三是对掌子面实施局部湿喷或喷洒水雾降尘;四是台车退出后、放炮前降尘站开启,在打钻清孔后有意识留存一定压力的高压风以形成水雾,利用高压风水雾形成高压水微粒区段,将粉尘烟雾50%以上消减在掌子面附近;设置多个降尘站点同时降尘,形成掌子面制雾降尘、降尘站降尘和洗车槽、路面清洗降尘等配套的综合降尘体系;五是更改以往抽排、压排等通风排烟方式,将大部分粉尘、有害气体在作业通道内消减。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洞内施工环境大大改善,提高了作业工人的工作积极性,隧道掘进速度显著加快。四工区也因此一改隧道进度滞后的被动局面,后来居上。截至目前,完成折合延长米突破600米。
   
不懈怠 安全质量大于天

    施工中,该工区针对十三间房特殊的地理、地质、气候条件,始终坚持把安全质量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结合兰新高铁工程的施工特点与要求,做到七个首先:安排生产时首先安排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和保证工程质量要求工作;考虑工作时首先考虑安全状况和施工质量是否达标;当施工任务、效益与安全生产及工程质量发生矛盾时,首先服从安全质量;分析施工生产形势时首先分析安全形势和工程质量隐患及通病能否消除;坚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工作“三检制”;坚持施工过程24小时旁站制和隐蔽工程施工工序交接制度;各项工作开展前,先于开展风害教育,员工和作业人员上岗前,开展大风逃生避险常识教育。他们通过加强现场安全质量管理,狠抓安全文明施工和工程质量监控,全面落实安全质量责任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质量管理活动,通过“QC”质量管理活动,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常态化,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保护企业能力;杜绝违章违规作业,坚持“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做到“人人管安全、安全无小事”,“人人关注质量、质量管理马虎不得”;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质量管理闭合制度,杜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战风魔 铸就不屈精气神

    火车都曾刮翻的奇闻让十三间房闻名遐迩,而这里常年干燥、酷热、严寒、大风,更是特别考验人的意志和忍耐力。进场后,员工秉持“风大我们干劲更大、缺水不缺汗水”的兰新会战精神,扎根现场,描绘出一幅幅“劳动伟大、劳动光荣、劳动唯美”的精美画卷,成就茫茫戈壁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一年来,在经历数次12级以上大风后,员工的脸上都有了一道岁月的年轮,磨练出了意志,铸就了兰新精神。第一次经历14级大风时,许多员工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恐惧,大风产生强有力的撞击声,让大家彻夜难眠,一夜间,人生观与世界观发生了变化,深感人的渺小,自然的博大,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以后,大家就习以为常了,对大风见怪不怪,风来时躲起来,风去一切如常,风也就成了一种体验。心态的变化,让大家就有了风大干劲更大的认识,一种战胜大自然的豪壮油然而生。
    干燥,使许多来十三间房的人很不适应,几乎所有来这里的人都要经历流鼻血、咽喉肿痛等症状。刚建点的时候,工地测量的小伙子们最初把喝上口水当作奢望,现场施工经常为省一方水而绞尽脑汁。茫茫戈壁哪儿来的水源啊!随着土方施工的全面展开,施工用水的缺口重重地压在每个人的心中,四工区自上而下把寻找水源作为能否打胜这场恶仗的关键。大家利用一切时间、一切机会,翻山越岭,挖沟探渠,寻觅到“滴水贵如油”的水源。
    回首过去的300多个日日夜夜,参建者在一次次洗礼之后,一切困难都变得渺小起来。坚韧的七分公司兰新人将秉持沉淀深厚的兰新会战精神,在荆棘间勇往直前,直至载誉归来。

稿件录入:admin    责任编辑:

信息如需转载请联系0551-63742243

旧版回顾联系我们
扫描关注
企业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七分公司团委微信
扫描关注
七分公司工会幸福e家